我是北大历史系教授颜海英,关于埃及出土木棺和木乃伊,问我吧!【查看话题】
颜海英 2020-11-27
从表面来看,当代埃及和古埃及的确有天壤之别:古埃及人信奉自己的宗教,有自己的语言和书写系统。这都和当代埃及的宗教信仰和书写系统不一样。于是乎我们总会有种印象觉得埃及文化断了香火了,和现代文化没什么关系了。可是仔细看看呢?事情或许没那么简单。
古埃及文化并没有完全被团儿灭,就跟恐龙似的,看似灭绝了,结果呢,人家进化成鸟儿了,只是换了模样。比如说古埃及语的书写系统:无论是圣书体还是世俗体都被人遗忘了,但是这个语言本身实际上留了下来。今天埃及的科普特教会依然会使用科普特语来作为仪式用语,而科普教徒如今还占全埃及人口的百分之6到9。即便是说阿语的人也逃不过埃及语的影响。埃及的阿语是有自己特殊的词汇的,而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埃及语中的很多词汇其实依然留在了阿语中。除了上层文化,老百姓的中留着很多古埃及时期就有的习俗和习惯,有的稍有变形,有的基本上变化不大。在埃及学界,研究上埃及当代农民生活的人类学调查是被封为圭臬的,因为他们的生活留下的物质文化和古埃及的物质文化有很多重合的地方,比如编篮子的方式,再比如建筑的方式,甚至是吃喝。
所以当我们说当代埃及和古代埃及文化割裂的时候,不要光看宗教文字等上层精英文化。毕竟,从希腊人到罗马人,从法蒂玛王朝到奥斯曼王朝,王朝更迭,埃及人一代一代却都生活在这片不变的国土上,仅仅是信奉不同的宗教、用不同的书写系统,这些上层建筑上的、表面的变化。换句话说,许多古埃及的文化实际上是不随着政治变化而消失的。说得通俗一些,不是说清兵入关了,明代北京人立马就不吃炸酱面了。炸酱面还是照样吃,即便是新的王朝让人们剃头留辫子,但是炸酱面还是炸酱面,换了个关外的酱照吃不误。
再次感谢您的问题,能够引发很多思考啊。